深圳优必选科技总部大厦 结构彰显建筑之美 HUAYI华艺设计

优必选科技总部大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留仙洞总部基地,留仙洞总部基地是拉动深圳经济发展的六大总部基地之一,也是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九大集聚地之一,未来将成为南山乃至深圳引领高新产业发展的新核心。
优必选科技总部大厦是创新设计的典型代表,它为未来的工作场所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标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科技新地标。
结 / 构 / 专 / 篇 Introduction of Structural Design——
建筑方案特点
优必选科技总部大厦项目造型新颖,根据建筑师的设计思路,建筑底部仅有“四条腿”落地,上部立面为斜交网格幕墙骨骼。

建筑平面图中,左上角及右下角为竖向交通集中区域。

传统做法可在集中区域设置成混凝土核心筒、底部大空间通过桁架转换实现,成为带转换的框架-对角筒结构。建筑造型采用幕墙外包实现的做法。如按该结构体系实现建筑方案,必然导致梁柱等截面大、结构笨重,不能很好地还原建筑效果;室内大跨度的梁较高,影响中间大跨度办公区域使用品质。
结构设计
结合建筑特点本项目将建筑造型龙骨设计为结构主体抗侧力构件。采用自重轻、强度高、延性好的钢结构。为实现建筑师所设计的新颖造型及功能空间需求,结构创新的采用了上部钢框架-中心支撑筒结构体系,底部采用巨型钢框架结构;周圈框架柱及巨型斜撑通过格构式巨型框架进行转换,仅保留四角异形格构柱落地。达到建筑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体系创新
①塔楼内部不设置核心筒,主要抗侧结构为利用建筑龙骨组成的外周圈钢框架-支撑筒。②底部大跨度区域设计成巨型框架,结合建筑造型设计成异形格构柱、巨型桁架梁。

③外立面支撑筒取代核心筒,建筑内部仅有四根柱子,可实现大空间灵活布置。④外支撑筒抗侧力臂大,效率更高,刚度大,抗风、抗震性能优良。⑤构件主要承担轴力,因此材料利用率高。⑥通过巧妙的在斜撑与楼层相交处的楼板内设置拉结暗梁,减小支撑的计算长度,使支撑做的更细,最大限度展现方案效果。

⑦底部创新性地采用了异形格构柱,下小上大。⑧“上部大”减小了转换桁架的跨度,同时桁架转换的柱子数量也减少了,最终每个立面仅有一根框架柱需桁架转换。⑨“下部小”立面造型新颖,为底部大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⑩巨型框架刚度大,承载力高,避免底部形成薄弱层。同时超静定次数高,抗连续倒塌能力好。

结构计算分析
对结构体系及抗震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整体稳定性,构件稳定性,大跨度大悬挑结构舒适性,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巨型框架相关楼层专项分析,整体抗倾覆分析,结构抗小、中、大性能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风、抗震性能。其在8度大震下,除了少量作为第一道抗震防线的耗能支撑外,主体框架性能状态良好。远超深圳(7度)设防对结构的性能要求,进一步验证了主体的安全。

设计创新施工方案
底部巨型格构柱下小上大,在梁未安装前,自重下会向内倾倒而产生变形。揽风绳(拉索)+胎架方案:难以解决逐层施工时拉索长度调节、费用高、影响工期。支撑柱+胎架方案:费用高、影响工期、安全性低。

采用在通高位置增设立面桁架、填充临时支撑梁方案。该方案利用格构柱同向倾斜且对称的特性,设计成互相扶持的整体,达到自平衡的效果。以小博大,对成本、工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施工现状
目前项目正在施工,主体已经施工到22层楼面。实景图显示,已经建成的部分高度还原了建筑效果。

项目地点:深圳市 南山区
项目类型:超高层办公建筑
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199.25米
业主单位:深圳市优必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林毅、刘小良
设计团队:
方案阶段
建筑|司徒雪莹、张健、许诺、揭凌云、吴婷、苏恒博
总图|常毅敏
结构|曾德光、江静
施工图阶段
建筑|司徒雪莹、万慧茹、孙永锋、申杰、曲鹏、揭凌云、吴婷、谢昕、宋红伟
总图|常毅敏、张宁、寇梦琪
结构|曾德光、江静、梁莉军、刘海炀、高祥、吴浩、费思博、洪泉超、肖延生、周元亮、许鸿珊
给排水|雷世杰、高春艳、杨芳泉、胡嘉伟、王深禾、李细浪
暖通空调|李雪松、文雪新、骆婉婧、张光理、庄浩
电气|刘相前、马琪、舒杨、刘文杰、张雁、卢韦冰
智能化|曹焕、刘相前、马琪、何雁
投标联合体:bKL
设计时间:2019年
项目进程:在建
结构专篇:江静
图文审核:曾德光、江静、申杰、杨芳泉、骆婉婧、马琪
图文编辑:冯璐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 华艺设计
折叠空间+多维产城 南山打造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

项目示意图。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10日讯 (深圳商报记者 郑恺)近日,中建二局二公司联合深圳建工集团,中标57亿元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一期)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工程。向天空要空间,让企业在高层大厦而非单层工厂中进行生产、办公、研发,南山区以辖区目前最大智造基地——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开始探索实践。
该项目位于南山区桃源街道、西丽国际科教城片区,总用地面积约8.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
近日,由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设计的“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总体概念规划及一期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中标,项目提出了“折叠空间+垂直产业”概念。
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是南山区打好高端制造业“空间保卫战”的第一个高品质产业园区,主要集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等高端制造业企业,将发力打造成全国首个“工业上楼”示范项目。
设计单位通过对企业“上楼意愿”及代表案例的研究,提出了“折叠空间、多维产城”理念,即通过环形坡道+高架道路模式,将货运交通引入第二层、第五层及第九层平台,实现多首层厂房,最大化满足四大产业的生产需求及入驻企业的低楼层意愿,高效解决了工业上楼“设备不易上楼”“高层厂房货运效率低”等痛点问题。
与常规高层厂房相比,立体厂房优势显著:堆叠后相当于首层增加,运输货物可由各分区内首层运向其他各层,除首层外,其他各层承重均有相应提升;所有分区均控制在适宜上楼层数(4层及以下),最高分区可上至70米,提升高楼层厂房利用率,提升建筑高度上限;电梯分区设置,每个电梯仅服务分区内各层,可提能增效;电梯数量减少,降低成本,且等待时间较短,分区运货效率高;高架货运货梯分为三个区设置,各分区货梯可服务本区各层,另设有直通梯串联各个区域,单一货梯服务楼层数较为适中,运货效率优于地下运货。
项目统筹做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规划设计结合周边自然山体资源,在分期设计中,每期均设置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不同开发阶段均可以满足园区工作人员的生活生产需求。生活设施通过二层步道与生产设施相连通,人车分流的设计,有效保证园区生产人员的通行便利和通行安全。屋顶花园和中央平台的设置,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最大化提供园区生产人员休闲与交流场地,并提供较好景观。
据悉,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原属集体老旧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7万平方米。来源:深圳商报
相关问答
太阳能路灯排名前十的厂家都是哪些?-一起装修网
太阳能路灯排名前十的厂家都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