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中銀、新大陸萬博、動脈科技三方實地考察動脈智能物管項目
4月3日,由新大陸萬博、動脈科技及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聯合組織的智能物業管理系統參觀活動在澳門太子花城成功舉辦。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資深業務總監楊志光、公司部總經理韋奧高,動脈科技公司創始人劉智龍,新大陸萬博董事總經理劉金東、副總經理王沿輝、金融科技中心總經理萬真霞等人出席活動。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特區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劉藝良受邀出席並體驗物管系統相關功能。

本次參觀以「科技驅動效率,智能提升服務」 為核心,通過實地演示與互動體驗,全面展示了智能門禁、梯控系統、車輛管理等模組的協同運作。活動伊始,項目經理李智恆首先作物業管理系統整體介紹,重點闡釋其涵蓋的物業管理、設施維護、社區商城等核心功能,他指出系統通過數據整合與AI分析,有效實提升了樓宇整體物業服務效率,並通過社區商城為澳門打造社區經濟賦能。


隨後,參訪者分批體驗了智能門禁的動態授權、梯控系統的多層聯動操作,以及車輛管理平台的實時數據反饋。
去年3月,新大陸萬博、動脈科技、澳門中銀三方在中銀大廈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能物業管理系統,旨在充分發揮各自在科技、社區及金融等領域的優勢,透過跨行業的合作,推動以及支持本澳物管行業數字化轉型。
此次參觀活動有效展示了智慧物業管理系統在樓宇實質性應用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也突出智慧物業管理系統在推動澳門特區智慧生活場景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要性。新大陸萬博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探索「物業+養老」「物業+零售」等生態化服務模式,為推動澳門智慧城市建設宏偉藍圖早日實現貢獻新大陸力量!
心血管钙化患者福音:国内首次引进全球顶尖的“血管内冲击波”技术
近日,上海新兴医疗科技公司健适医疗宣布,将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冲击波医疗(公司英文名为ShockWave Medical)”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引进又一项全球顶尖的医疗新科技—— “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简称IVL)。冲击波医疗公司于2009年在加州成立,2019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专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的钙化病变。
从“物理攻击”到“魔法攻击”
人体血管像四通八达的隧道,在健康的动脉血管中,血液流通顺畅。但如果血液中脂肪过多,就有可能造成“堵车”,脂肪聚积在血管内膜下,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积。久而久之,原本柔软的动脉壁上长出凸起的黄色“小石头”(钙化斑块),动脉壁增厚变硬,导致血管狭窄,阻碍血液流通。

老化血管的浅层和深层钙化
钙化斑块一旦发展到阻塞动脉腔的地步,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甚至坏死。如果堵塞的动脉是冠状动脉,就是常见的冠心病、心绞痛。如果腿部血管堵塞,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寒腿”。
30-50%的血管狭窄患者伴有钙化斑块,目前介入手术一般为斑块旋切术或旋磨术,即使用特殊机械切除或磨蚀斑块,手术难度极大,易损伤血管内壁,且仅可处理血管内膜的浅层钙化。相比这样的“物理攻击”,“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堪称“魔法攻击”:使用时,导管进入病变位置,气囊低压充胀支撑并接触动脉壁。按下操作发生器上的开关按钮,导管上的超声碎石发射器发出50大气压的超声波,对动脉管壁进行碎石,恢复血管弹性。最后,在没有创伤的情况下,恢复血管的“青春”。

“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作用于血管的示意图
我国外周动脉介入器械仍处早期
实际上,超声碎石应用于体外肾结石已超过30年,近年来才被应用到血管腔内治疗心血管疾病中。通过对病灶局部释放声压力波,“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能同时治疗动脉表层和深层的钙化灶,不会造成穿孔、远端栓塞、或造成血管结构及周围组织损伤,明显扩大了心血管介入治疗的适用范围。同时,“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腿部和心脏支架的使用,并改善支架置入后的通畅性。
“血管内冲击波”钙化处理技术使用简单、成功率高、且并发症风险低,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钙化血管,尤其适合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中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的符伟国教授也高度评价该技术对外周疾病的治疗效果,希望这一创新产品能早日为国内患者所用。截至目前,国内尚无类似产品上市。
据悉,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人数预计持续增加,如果年复合增长率保持不变,预计到2023年,患病人数将增长至5,596万人。但由于之前外周动脉疾病受到的重视度低、相关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外周动脉介入器械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几家跨国公司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国内仅有少数企业上市了个别外周介入产品。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侍佳妮
来源:作者:侍佳妮
相关问答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能活多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总数在1300万左右。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会导致心衰;如果斑块不稳定,还可能进...